我家兩個寶貝兒子,簡直是「科技素養」的兩極樣本。
哥哥黃大寶今年國三畢業,智慧手機資歷四年,跟他老爸一樣不愛社交。他不開臉書、沒有IG,Line帳號只加媽媽與舅舅;課業壓力之餘,最大樂趣是考掘職棒、電影的網路資料庫,從大谷翔平、中華職棒球星,到漫威電影的演員表與編年史,他倒背如流,如數家珍。
奇妙的是,他很愛讀報紙,除了棒球,熱中與我討論社會議題,青少年最愛的電玩、手遊,反而不是他的關注焦點,更像他與弟弟互動的聊天話題。
弟弟黃二寶即將上小六,自小熱愛數位工具、喜歡網路社交,羨慕哥哥擁有手機(我家規定小六才有手機)。他只能利用全家共有的iPad,或借用媽媽的筆電,完成學校作業或畫畫塗鴉。此外,他每天還有半小時到一小時的「自主螢幕時間」,打手遊、看直播主、製作梗圖、跟同學在遊戲裡喇賽。
我驚訝的是,在如此條件限制下,他瞞著我們,偷偷開了一個YouTube頻道,專門分享他的電玩心得,剪輯流暢,配音細膩,完全無師自通。
今年初,媽媽想拍攝烹飪教學影片,設定YouTube帳號、手機攝影、剪接配音、後製打包、上傳影片,二寶一手包辦,他既是製作人,也是攝影師兼頻道技術指導。
老婆大人感嘆說,若沒有黃二寶,就不會有她的烹飪頻道《台菜女兒X黃大寶便當》。
(順帶廣播:我家老闆的臉書專頁《黃大寶便當:愛的家庭料理》在這裡,歡迎舊雨新知光臨。)
不過幾年前,兒子們還是四腳爬行的半獸人,每天晚上擠在我身邊,興高采烈閱讀繪本。如今,他們不但已知用火,而且各自發展不同數位技能,哥哥擅長資料搜尋與分析,彷彿電影《魔球》的「數據派」;弟弟熱愛視覺思考,拍照、製作影片像是一塊小蛋糕。
在此同時,他們的數位探索,也有各種苦惱與挑戰。
例如,弟弟經常抱怨「螢幕時間」不夠,總想要討價還價,最好可以「上網吃到飽」;哥哥不會貪求「螢幕時間」,但一旦拿起手機,就變成木頭人,無論閃電打雷,或媽媽呼喚洗手吃飯,一概已讀不回。
他們的老師不時警告,幾乎每年都有學生遊戲成癮,晚上趁著全家入睡,偷偷爬起來玩手遊,因此,上課時經常被周公抓走,完全無心課業,而且視力急速惡化。此外,黃二寶開始把YouTube訂閱人數、瀏覽人次掛在嘴邊,「班上那個誰誰誰,已經累積一百美元廣告費」,「那個誰誰誰,留言板常有酸民來吵架」。
這些是當代父母的始料未及,大人網路世界已經夠麻煩了:Line群組假訊息、臉書網路罵戰、手機成癮、資訊焦慮、隱私侵犯,上述種種數位副作用,已經提前下放青少年身上,此外,他們還要加上網路騷擾、線上霸凌、兒少安全等隱憂,以及迷因(Meme,有時俗譯「梗圖」)、直播、網紅等等全新次文化。
根據NCC一項調查,約七成兒童及青少年曾使用直播,近一成希望成為直播主。同一調查顯示,19.32%兒少曾遭陌生網友騷擾,14.9%遇過帳號被盜用,6.44%曾誤信不實謠言,分居網路風險前三名。
身為撰寫媒體、科技專欄的普通老爸,我開始動念,寫一本給青少年閱讀的入門書,以國內外案例為基礎,讓他們更加理解數位世界的美好、強大與風險,更珍惜善用「螢幕時間」,更懂得保護自己,得以應對網路上的騷擾與惡意,避免掉入仇視與謊言的陷阱。
另一個刺激我動筆的因素是,近年,由於新課綱納入「科技與媒體素養」,不時有中學教師邀請,希望我分享如何看待「數位時代的媒體識讀」,也有幾家教科書出版社,如翰林、龍騰、幼獅,多次請求文章授權轉載。
於是,一向拖拖拉拉的我,終於下定決心,以「媒體識讀」為核心,「科技素養」為延伸,重新大火快炒二十一篇文章,涵蓋數位時代的媒體轉型、新聞自由、媒體識讀、資訊策展,以及科技情境的社群文化、隱私保護、假訊息辨別力、霸凌仇恨防身術,並借用「g0v零時政府」為例,說明數位公民如何參與公共事務,創造正面價值。
我開玩笑形容,這是一種「大腸包小腸」的概念,書中引用法國、丹麥等國案例,他們在教育體系中,往往以新聞媒體為圓心,教導學生如何辨別「事實」、「意見」與「立場」,再擴大分辨假訊息、察覺社群網站的政治宣傳與商業利益、培養資訊鑑別抵抗力,最終打造一個積極、負責、開朗的線上/線下公民社會。
這本書,是一個普通老爸的心意,也是兩位學齡少年教我的事。他們總在各種輕微抱怨、積極協商、艱難共識中,提醒我小心翼翼重視他們的「數位權利」,意即,一方面放手讓他們自由發展,探索他們熱愛的虛擬宇宙;另方面像是一名稱職的副駕駛,陪伴在旁,提醒前方各種亂流、隕石或黑洞,但願他們有如電影《一級玩家》的結尾,找到自己的水晶鑰匙,悠遊穿梭於虛實世界之間。
最後,謝謝羅世宏、林照真、瞿筱葳慷慨的推薦序,他們的謬讚令人害羞。謝謝《親子天下》的支持,三年多前,我就提議寫一本媒體識讀主題書,感謝欣靜、玉蓉的耐心與協助,讓這個微不足道的心意,終於成真。
自序:數位資訊海洋的一級玩家
書介及購買連結:
【片尾加映:兒童數位人權】
不只一次兩次三次四五六次,我碰到身為父母的朋友,抱怨小孩手機成癮,尤其熱愛手遊,廢寢忘食,往往成為親子衝突的根源。其中,一位在大學任教的友人,最後宣布投降,將獨生子送到私立初中住校,「我跟太太實在管不動,乾脆讓學校老師去管」。
另有多位朋友,表明不想當威權父母,不想管制小孩的數位習慣;但若完全放任,小朋友往往無法自制,有點像是台語俗諺「捏怕死,放怕飛」,因而十分苦惱。
以下提供一篇文章,是英國的數位教養專家Sonia Livingstone女士,與聯合國兒童權利顧問Gerison Lansdown的對談,非常具有參考價值。他們提出「最佳利益」概念,簡言之,父母必須盡量考慮孩子對自身最佳利益的看法;同時,父母必須解決兒女其他利益間的衝突,綜合做出最後判斷。
以數位媒體的使用為例,必須針對隱私保護、兒少安全、言論自由、人際聯繫等不同考量,尋求平衡。文章結論是:不同家庭、不同社會、不同文化脈絡下,兒童的最佳利益各有不同,家長可以在聆聽兒女意見、讓他們參與討論的前提下,尋求彼此同意與諒解,訂下數位工具的應用規則,並在不同階段動態調整。
我承認,這類溝通心很累,因為手機的魅力,往往難以抵抗,大人如此,何況未成年青少年。然而,讓小孩參與意見,共同訂定原則,並確實共同執行,或許會是最好的方法。正值疫情期間,學齡兒童及青少年使用數位工具的機會大增,但願以上建議,能提供一點參考。
【既然來了就順便推薦】
●我家長官的食譜書《台菜女兒餐桌之旅》,持續熱賣中,同樣由親子天下出版:
●我的另一本「晨讀十分鐘」系列,主題是青少年喜愛的運動,也是我家兩位大哥的最愛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