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蘋果新聞網》宣布,即起全網免費,原有付費會員可享「無廣告網頁」及其他優惠。無論檯面上理由為何,殘忍現實是,此舉等同宣告台灣施行收費制失敗。一個簡單證據:只有台灣版《蘋果》開放免費,香港版仍維持收費。
關於《壹傳媒》的困境,我之前寫過幾次,如今哀矜勿喜,條列《蘋果》收費失敗的原因,並補充一點意見。
(自我揭露:我目前仍是《壹會員》,2017年底開始,持續在台灣《蘋果》副刊撰寫電影與閱讀主題專欄。)
一、舊有模式失效:
我曾提到,無論台灣或香港,無論《壹週刊》或《蘋果》,都走「調查揭弊」與「煽色窺私」的兩手路線,前者凸顯壹傳媒的公共價值,後者是維持發行量的吸睛利器,兩者交互掩護,為狗仔文化提供正當性,讓人痛恨血腥風格之餘,不得不抱持幾分敬意。
然而,社交媒體與行動閱讀拆解紙本媒體,當《壹週刊》或《蘋果日報》不再是「套裝產品」,而是臉書塗鴉牆一則又一則超連結,兩條路線的交互掩護作用減弱;加上近年人力縮減、產製成本降低,記者難為無米之炊,揭弊報導的力道明顯衰退,壹傳媒也出現內部品牌矛盾。
(長版本原文:壹週刊求售,黎智英沒說的三件事)
換言之,當報紙銷量快速下滑,全面移往網路決戰,《壹傳媒》的八卦娛樂功能又被「PTT八卦版」及「爆系公社」廉價取代,加上廣告營收萎縮,傳統「以煽色聳動內容,支撐公共議題揭弊」的路線,再也難以成立。
二、轉型路線兩難:
在前述背景下,當黎智英意識到勢不可逆,逐步縮減全職人力、停印《壹週刊》,再推出《蘋果》訂閱制,他面臨最大難題是:《壹傳媒》過往太成功,因此,品牌印象太強烈,難以將一份大眾報紙,轉型為付費新聞網站。打個比方,就像一個熱鬧喧騰的大排檔,忽然轉型為會員制餐廳,必須具備足夠強烈因素,才能說服消費者心理。
《蘋果》在香港收費相對成功,主因是香港報紙幾乎全面淪陷,向北京靠攏,若想看到非官方的異議聲音,除了少數網路媒體,《蘋果》是碩果僅存的主流媒體。近一年的街頭抗爭,加上黎智英的鮮明反共立場,讓《蘋果》取得內容及認同上的獨特差異性。
在台灣,《蘋果》卻不具如此品牌差異。近年雖有心改變報導路線,較少引發爭議的聳動內容,也有類似「復刻美麗島雜誌」的事件行銷;然而,疊加新品牌印象的「記憶點」太少,難以扭轉長期積累的形象,因此,當《蘋果》強調每月訂費只需一碗「牛肉麵」,網友卻賭氣聲稱寧可拿來買「十顆茶葉蛋」。
我常以為,舊有媒體品牌轉型,恐怕比新創媒體更難。就像老屋重新裝修,比起新成屋更加耗工費時,這正是《蘋果》的困境。
三、收費技術犯規:
《蘋果》轉向收費的先天體質困難,建立付費牆過程中,又犯了若干技術錯誤:
(1)優惠試閱階段未約定正式價格,也未突顯自動續訂條款,一旦開始自動扣款,造成訂戶心理落差;
(2)一起手就推硬式收費牆(Hard Paywall),大幅壓縮內容傳播力,不易擴大「用戶漏斗」上端開口,也讓廣告營收快速急凍;
(3)由於內容差異性不夠大,也未及時提供「無廣告版本」等訂閱誘因,難以開拓訂戶基礎。
(長版本原文:「牛肉麵與臭手機」:《蘋果日報》與訂閱制媒體的魔王關卡)
台灣《蘋果》如今撤除付費牆,顯然訂戶收入難以彌補廣告及流量的缺口。不過,這並非世界末日,2007年,《紐約時報》一度放棄有22萬名會員的付費牆,回歸廣告及流量模式,五年後才重整旗鼓,更加理解網路讀者習性與需求,重新推出收費機制,如今已有300多萬名數位新聞訂戶。
五月初,黎智英親自上鏡,懇求網友訂閱《蘋果》,不禁讓人唏噓。世紀之初,《壹週刊》與《蘋果日報》相繼登台,摧枯拉朽,勢如破竹,一來讓台灣媒體整隊看齊,掉進瑣碎化、八卦化的眼球路線,二來讓本土報業重新洗牌搶位,《中時》報系不堪賠累,率先轉手易主。
如今,《壹傳媒》迎來自己的危機,五年虧損72億台幣;曾達84億港幣的公司市值,如今只剩2.5億港元,幾乎靠著老闆口袋燒錢支撐。滄海桑田,但願《蘋果日報》尋得自己的未來價值,而香港,也能保有最後一席自由報業。
●延伸閱讀:台灣媒體為何墜落至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