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七月是季辛吉密訪中國五十週年,北京政府在釣魚台賓館高調舉辦網路研討會,抬出這位九十七歲的前外交官。季辛吉透過視訊,聲稱美國應該依循「尼克森模式」,與中國持續對話,「最重要的就是美方認識到,中國人民把台灣視為中國的一部分,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,而美方不會挑戰這個(基礎)」。 中國政府試圖藉季辛吉之口,扭轉美中關係,並不讓人意外。然而,《美國之音》與《自由亞洲電台》訪問美國外交官員與學者,大多認為季辛吉的立場已經落伍,「美國對華政策將在一套新的戰略參數下運作,主要範式將是競爭」。 曾任美國駐港澳總領事的楊甦棣(Stephen Young),更不客氣指責這位前輩外交官:「我不認為季辛吉是一位客觀平衡的觀察者,請原諒我直率地說,季辛吉在中國賺了很多錢,而且他的公開聲明一直支持中國官方的觀點。」 楊甦棣的指控,並非空穴來風,過去半世紀,季辛吉一直在販賣他的中國關係。最知名例子是1997年,馬丁史柯西斯執導《達賴的一生》,描述達賴喇嘛年幼、流亡、落腳印度的故事,由迪士尼旗下正金石出品。電影入圍四項奧斯卡,但中國官方反應激烈,不但被禁演,迪士尼其他電影也被封殺。頭皮發麻的迪士尼高層,高價聘用季辛吉當說客,卑躬屈膝與中國政府修復關係。